环球关注: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了,那是你不懂这5条黄金法则

来源 : 男孩派 时间:2023-03-29 05:49:31

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不了,那是你不懂这5条黄金法则

#家长百问百答#

论危险系数,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,一定排在亲子相处的前列。


【资料图】

有智慧的父母,会转变教养方式,适时运用策略,恰到好处地向孩子表达关切和爱意。

作者 | 珍珠妈

这个周末,闺蜜来找我“避难”。

用她的话说就是,这段时间,家里那个刚上初二的男孩,在逼她“禁言”。

她好声好气送关心,孩子要么嫌她唠叨,要么白她一眼就把自己关房间。

上周五,她见孩子回来晚,说了句:又和谁一块去打游戏了!

孩子就急了,俩人你一言我一语,场面一时很难控制。

搞得孩子爸不得不让闺蜜出来躲躲!

只见闺蜜眉头紧皱,摇摇头说:这以后还能好好说话不?真不想再理他了。

作为妈妈,我知道闺蜜关切的话肯定还会继续说。

只是,她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,如果不改变之前的沟通模式,以后必定还是“僵局”或是“战场”。

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,是件很考验家长智慧的事。

但如果父母能懂得这5条法则,针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,相对应地运用策略,就会发现:

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,并不是注定要成为剑拔弩张的谈判双方。

麦拉宾法则:

适时闭嘴,沉默的陪伴是最好的爱

闺蜜最想不明白的一点,是明明孩子以前,很喜欢和她聊天。

无论是朋友间的趣事,还是在网上看到的资讯,经常是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。

现在这样疏远她,让她很慌张。

像风筝线快要飞出指尖,拼命想拽住最后的尾巴,闺蜜常常是,一见到孩子,就急不可耐地要上去说点什么。

只是,这个看起来在向孩子靠近的举动,却是在把孩子推远。

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很矛盾的心理状态中。

一方面,他们需要也留恋父母的关爱,但同时,又渴求保持独立。

这种半幼稚、半成熟的状态,表现在外,就是家长眼里的“高冷”。

我们的热情主动,并不会融化孩子,反而会让他感觉,在把自己拉回到小时候。

这种割裂感加深了他们的矛盾心理,反感情绪也就随之产生。

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 “麦拉宾法则”,说的是,人们在交流时,能被对方感知到的信息,7%来自说的内容,38%来自语音、语调,55%来自肢体语言。

也就是说,如果想要和孩子贴得近一些,不是一定要用语言。

微笑、平和的语气,或者仅仅是陪着孩子,都是很好的“沟通方式”。

心理学家简•尼尔森在《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》一书中,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:

儿子上高中后, 父子俩总是话不投机,隔三岔五就是一场家庭大战。

后来,一个家庭教育课的老师建议父亲,先别着急,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吧。

虽然并不相信陪陪就能好,但这位父亲还是选择每周三中午和儿子一起吃饭。

第一天的午餐时间,俩人是在沉默中度过。

不过到了第三个星期,孩子渐渐开始接纳父亲,一块用餐时,他再次向父亲敞开心扉,聊了些鲜少对人讲的少男心思。

作为家长,给孩子沉默的空间,比用密集的语言表达关切,更能帮助孩子接纳变化,安顿好内心的冲突。

孩子心里顺了,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会随之升温!

自己人效应:

孩子想听的,是你掏心窝子的话

央视纪录片《镜子》的主人公家明,是个让父母特别头疼的孩子。

刚考完中考,他便任性地对爸妈说,他要去做一个背包客,从此以后都不再上学了。

这番话给父母气得不行。

直到后来,家明不经意间吐露心声,我们才知道,他这样做,只是为了气爸妈。

“永远都是他们说了算,买衣服鞋子都是他们买,什么都要听他们的。

我恨他们,我伤害自己就是要向他们证明,我有勇气,我可以做到。”

随着脑功能越来越发达,此时的孩子们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的能力,家长的“好心建议”,在他们眼里,就是戴在身上的脚镣,是故意和他们过不去。

说教、指正,会直接成为亲子间的导火索。

这个时候,家长可以考虑运用 “自己人效应”和孩子沟通。

通过自我暴露,讲一些自己的糗事、傻事,让孩子感觉你们处在平等的位置,把你当做“自己人”,主动缩短和父母之间的距离。

作家刘小念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

和青春期的儿子一样,以前,这位父亲也是点火就着。

但是后来,他开始转变策略。

那天,得知儿子逃课去网吧,还玩了通宵时,他强忍着怒气,故意不看儿子,只是用淡淡的语气说:

“我上学那会儿也逃课,每次逃够之后,也害怕功课落下来,所以回到家就抓紧时间补上,效率比在学校还高。”

当天晚上,儿子学到很晚才睡下。

有研究表明,在聊天中,适当暴露负面经历,会让对方感觉温情和信任。

所以,如果不想和孩子成为敌人,不妨讲讲自己曾做过的蠢事,这会帮孩子解除掉心理防线,还有可能从你的经历中吸取教训,成为一种暗中引导的力量。

野马效应:

在孩子失控前,你要先给情绪刹车

“人人都有妈妈,但我的妈妈特别烦人,整天唠叨个没完。”

曾听一个15岁孩子这样说过。

如果做个排行榜,票选出青春期的孩子,最不喜欢父母做的事。

那我想“唠叨”一定能进入榜单前三。

这个时候,家长唯一应该做的,就是少说。

估计很多妈妈要反驳:不说不行呀,总不能看着孩子犯错吧!

这里,我想给你讲一个故事。

在非洲草原上,有一种蝙蝠,它们专门吸野马的血。

最可怕的是,被它们盯上的野马,几乎无一幸免,没过多久就会死掉。

只是后来,动物学家发现,蝙蝠并不是野马死亡的罪魁祸首。

真正的凶手,是野马自己。

蝙蝠吸食的野马血量其实很少,但是,当它们吸附在野马腿上时,野马就会无法抑制地暴怒,试图通过拼命奔跑来甩掉身上的蝙蝠,最后蝙蝠没有动,反而是野马自己,力尽而亡。

这就是我们要说的 “野马效应”

所以,让你喋喋不休的,或许不是孩子,而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情绪。

让你“不能不说”的,或许也不是孩子的坏毛病,而是你对孩子的控制和要求。

因为泛滥的情绪背后,往往是我们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需求。

曾经和邓丽君齐名的歌手,后来将三个孩子都送入美国顶级学府——斯坦福大学的陈美龄,在孩子上初中后,选择放手,她说:

还不放手,父母就会成为他们的依赖,没有父母的监督,孩子们反而不学了。

控制性唠叨不仅会引起孩子反感,也会影响他们成为人生的主人。

所以,父母要学着掌控情绪,不妨把约束力指向自己。

《读懂青春期的男孩》一书中,给家长提供了一个方法:

在家里进行“纸条约束”,每次提醒完孩子,就在纸上详细记录下来,想去提醒时,先看一下纸条,再决定要不要去。

控制不住情绪的人,会在生活面前迷失本心。

无法掌控情绪的父母,孩子也会跟着失控!

格林斯潘效应:

用心倾听,是不着痕迹的支持

表姐在家庭聚会上抱怨,自己一有时间,就陪外甥看课外书、画画,但孩子跟她还是不亲,什么都不说。

就在这时,上高一的外甥愤懑地接了一句:

你确定我没跟你说嘛!

我跟你说话的时候,你永远给我一个侧脸,低着头划拉手机,“嗯嗯”两个字就给我打发了,是我说了你都没听见吧!

这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。

在一个宴会上,美国人际关系大师卡耐基与一位知名的植物学家相识,俩人很快热聊起来。

其实,卡耐基对植物并不了解,没能接上几句话,但他好奇心强,全程都兴致勃勃在听。

很快宴会结束,俩人恋恋不舍要分开时,植物学家却赞美卡耐基是“世上少数会说话”的人。

这件事给卡耐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让他更加认同美国作家杰克·伍德福德的这句话:

很少人能抗拒别人对你的注意,那是最不着痕迹的恭维。

这个故事并非偶然。

有研究发现,在聆听过程中,积极与讲话者互动,不时地提问“然后呢”或者接一句“这样子啊”,同时做出些表达兴趣的表情。

说话的人,就会感觉到在意和激励,不仅会说得更多,俩人之间的距离,也会迅速拉近。而这就叫做 “格林斯潘效应”

有些父母担心,和孩子有代沟,说不到一块去,反而讨孩子厌。

其实,家长并非一定要懂孩子的兴趣。

我们的目的, 是加深和孩子间的情感链接,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,而仅仅是用心聆听,就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爱和理解。

这些积极的力量也会平移到孩子内心,化作他们成长的底气。

就像钱志亮老师说的那样: 孩子在青春期与父母还有话可说,就是一种胜利。

角色置换效应:

将心比心,世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

曾看到一个家长在网上发问:

真是想不明白,12岁的儿子明明看起来还那么纯真,为何可以脸不红气不喘地撒谎?

除了扯谎、手机上瘾、顶撞老师,面容上还带着青涩气质的青春期孩子,几乎是人均问题少年。

最耗费父母心力的,就是和孩子们聊他们的“问题”。

这个故事里的父亲,可以说是家庭教育中的典范。

正在上高中的儿子,英语成绩直线下降,父亲细问了一番后才知道,原来是英语老师恨铁不成钢,当着班里同学的面,对着儿子挖苦嘲讽了一番。

这下儿子不干了,决定和英语老师赌气,一上课就睡觉,睡醒了就左翻翻右翻翻,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。

与一般家长不同,这位父亲没有站在儿子的对立面。

他选择换位思考,孩子的自暴自弃,其实是压力大,把情绪转移到老师身上了!

没有指教,没有建议,他向儿子讲起了自己当年和老师作对的事。

上高中时,他的英语也不好,但老师格外“关注”他。

每次都是念完他的低分后,接着就念出全班的最高分,让他颜面扫地。

几次之后,他终于受不了了,开始疯狂学英语,一直到后来,老师用不可置信的声音,念出他的分数。

接着,他对儿子说:她那副看不惯我,还干不掉我的样子,太解恨了。

这句话一出口,儿子就噗嗤一声笑了,后来他发现,孩子开始用他传授的方式背单词。

这位父亲的做法,就是我们老话说的“将心比心”,在心理学上,叫做 “角色置换效应”

父亲站在儿子的角度,设身处地地思考孩子背后的行为动机,表达理解的同时,也给出了建议。

不打不骂地,给孩子上了一课。

李玫瑾老师说:

“只要孩子一过12岁,父母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,别把孩子当‘下级’,要把孩子当成‘同事’一样尊重对待。”

孩子的问题,也曾是我们的问题。

不贴标签,少做指责,当他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,他对世界的认识也将被重构,这也将是问题青年产生改变的契机。

《与青春期孩子的18场关键对话》里有句话,我很喜欢:

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,只是让孩子看到父母为成为“好爸爸妈妈”所付出的不懈努力,就足以对他们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。

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,我们最不需要做的,就是那个对的人。

让他们看到,在矛盾冲突之后,父母开始尝试改变。

这样的行动本身,就有一种无声的力量。

它会让孩子紧绷的神经得到缓解,动荡的内心,感受到安稳。

当他们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时,也会更快踏上成长的快车道。

点个「赞吧」,愿每个青春期孩子的父母,都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,一起成长,共同进步。

X 关闭

  • 热门推荐

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

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

版权所有 太平洋休闲网所有